纵书院 - 经典小说 - 招魂在线阅读 - 招魂 第52节

招魂 第52节

    嘉王听见里面传来了些窸窣动静,随即便是很轻的步履声,一只手挑开了帘子,身着朱红内袍的正元帝垂眼看他。

    嘉王看着地面映出帝王的衣袂,随即那双腿离他越来越近,倏尔站定,嘉王立即仰头。

    “朕子嗣艰难,而你儿时便展露天资,正逢你父亲,也就是朕的亲弟弟恭王去世,朕便听朝臣谏言,将你过继到朕膝下,封你为嘉王……”正元帝似乎在回忆往事,然而话中机锋又陡然一转,“那时,你便是与徐鹤雪在宫中的昭文堂读书,今日,你是否瞧见昭文堂了?它可有什么变化?”

    徐鹤雪,这个名字终究被提及。

    嘉王衣袖之下的指节屈起,立即垂下头去,却感觉正元帝的目光一直落在他身上,随即便是不经意地一句:“你额上的伤疤,竟还在。”

    伤疤接近额发,若不近看,其实并不算明显。

    “爹爹!”

    嘉王失声,不敢抬头。

    他额头上的疤痕是怎么来的?是在十五年前为保徐鹤雪性命,在庆和殿外一下一下磕的,而一年之后,他又在庆和殿外,为老师张敬,为副相孟云献磕头。

    所以这疤才如此深刻,经年难消。

    “永庚,这旧疤消不了倒也无所谓,但你告诉爹爹,你如今心中,是如何想他的?”

    他是谁,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嘉王知道,此时君王并非只是在问他如何想徐鹤雪,而是在问他,是否甘心承认十五年前的那道敕令。

    他的手指紧紧蜷缩起来,地面上映出的自己的脸似乎要被难以收敛的情绪扭曲,可他死死咬住牙关,忍住心中绵密如针一般的刺痛,喉咙发紧:

    “爹爹您曾言,他有家无国,是叛国之佞臣,大齐之祸患……罪无可恕,当施凌迟。”

    “永庚与他——已非挚友。”

    这话剜心刺骨,嘉王藏于衣冠之下的筋骨细颤,正元帝的手轻拍他的后肩,立时令嘉王浑身僵直。

    “永庚,先不要回彤州了,便在宫中住些时日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徐鹤雪在檐廊底下坐,膝上的书页被风吹得乱翻,他以一根手指按住,抬起头仰望檐瓦之上,黄昏的日光很淡。

    “倪素,天要黑了。”

    他说。

    “你眼睛看不清了吗?我这便去点灯。”倪素正做衣裳,她咬断袖口的一根线,听见他这话,便一手撑着桌角起身。

    徐鹤雪一怔,他清冷的眸底微动,回过头来:“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看得清,只是你已经做了很久,会伤眼。”

    “啊,”

    倪素望了一眼庭院里,光线还没有太暗,她便也不急着去点灯,只将簸箕里的那件衣裳拿出来抖了一下,光滑的缎子,雪白的颜色,“你看,我做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做这件衣裳的时候就在想,你里面要配什么颜色的衣衫才更好看,想了很久,还是觉得红色也很适合你。”

    倪素翻开碎布,从底下拿出来一件朱砂红的衣衫,很简洁的交领样式,几乎没有什么纹饰。

    “你快去换上试试。”

    倪素身上的伤还没痊愈,但她拒绝了蔡春絮的好意,除夜前便让玉纹等人回太尉府去了,此处只余她与徐子凌,她便推着他往对面的屋子里去。

    将他塞入屋子里去,倪素将房门一合,看着庭内疏于打扫的积雪,她便拿了扫帚,挪着步子下去扫来扫去。

    只扫了一会儿,她便觉身上有些热,后腰更疼了点,站直身体,倪素回头望向那道房门,“徐子凌,你好了吗?”

    几乎是她话音才落,那道门便开了。

    裁衣时,倪素便在想那块缎子若在他身,该是何等清霜白月般的模样,然而想象终不及此刻这一眼。

    圆领袍浅金的暗花在日光底下好似鱼鳞一般微泛光泽,而他颈间一截朱砂红的衣领颜色艳丽,同色的丝绦收束了他窄紧的腰身,点缀几粒金珠,随风而荡。

    干净秀整的骨相,清风朗月般的姿仪,可比起风流文士,他的身形似乎要更挺拔端正,透着一种融在骨形之下的坚冷。

    那是一种与文士的含蓄隽永相悖的凌厉。

    可倪素却瞧不出他的这分凌厉,究竟来自于哪里。

    倪素扔下扫帚,手背抹了一下颊边的浅发,“虽然这份礼有些迟,但总归是穿在你身上了。”

    难言的心绪在凋敝的胸腔里熬煎,徐鹤雪庆幸自己身为鬼魅,不能如常人一般轻易显露出更多的神情,他甚至可以声似平静,却很认真地说: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
    “你如何谢我?”

    倪素挪动缓慢的步子,走到阶下。

    徐鹤雪闻声,轻抬眼睫,也许是因为扫了一会儿雪,她白皙的面颊泛了些淡粉,此刻仰面望他,眼波清莹。

    “元宵有灯会,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瞧一瞧?”

    “你不是说,你夜里要写病案?”

    徐鹤雪愣了一瞬,想起她今晨在医馆门口,便是以这样的借口拒绝了前来相邀的夤夜司副尉周挺。

    “你也知道,请我看诊的,如今也仅有一个张小娘子,病案又有多少可写的?”纵然倪素如今因重阳鸣冤而为人所知,但行医与讨公道终归是两回事,人们的顾虑与偏见,是不能在一时便消解的。

    但倪素也并不气馁。

    徐鹤雪不能忽视的是,他对她口中的元宵灯会有了一分憧憬,如同飞蛾撞灯的情不自禁。

    风雪入袖,翻出里层一截朱红的中衣袖边,白红两色浓烈非常,他轻轻颔首,与心中的妄想暂且妥协:“好。”

    夜幕降临,徐鹤雪头戴帷帽,持一盏灯,才踏出医馆的大门,却见走在前面的倪素才一下阶,便被地上乱炸乱蹦的火光吓得转身。

    她一下撞进了他的怀里。

    冷冷淡淡的气息,光滑的衣料,倪素被撞得一懵,抬起头,只能见他帷帽遮掩之下,朦胧的轮廓。

    倪素回头,看那东西满地乱蹿,那几个点燃它的小孩儿都傻了,着急忙慌地躲闪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东西啊……”

    倪素皱了一下眉。

    “似乎,叫做‘地老鼠’。”

    徐鹤雪被这跳跃的火光唤醒了些许记忆。

    “赵永庚,你看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年少稚嫩的他倚靠在檐瓦之上,点燃了一样东西,扔下去,火光炸裂,在庭院里乱窜,蹿到底下那个衣着鲜亮的小少年脚边,吓得那少年一屁股摔在被下人扫拢的一堆积雪里,气得大喊:“徐子凌你又捉弄我!”

    而他在檐上笑得开怀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知道?”

    她的声音唤回令徐鹤雪回过神。

    “从前在老师家中,我用地老鼠捉弄过好友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“你还会捉弄人啊?”

    倪素颇觉新奇。

    “那时年少,行事是荒诞了些。”徐鹤雪的嗓音里不自觉添了一分感怀。

    “便是那位很好的朋友吧?”

    倪素一边往前走,一边说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徐鹤雪抬眼,隔着帷帽,他眺望檐上绽开的烟火,五光十色的影很快下坠,他轻声道:“是他。”

    视为知己,交游半生。

    第46章 采桑子(三)

    堆砌的灯山照彻云乡河畔, 火树银花,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倪素拉着徐鹤雪的衣袖,请他在虹桥底下的食摊上吃糯米元宵, 瓷碗里的热雾很快被寒风吹散,徐鹤雪手持汤匙, 拂开帷帽,生疏地咬下一口。

    浓黑的芝麻馅儿流淌出来,他想了好一会儿, 也没想起自己曾经吃没吃过这个东西。

    “今儿嘉王殿下回京的排场你瞧见没有?”

    对面的油布棚中,有穿着直裰, 看似斯文的青年与同桌的好友闲聊。

    徐鹤雪倏尔双指一松, 汤匙落在碗中, 碰撞出一声清晰的响动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倪素见状, 抬眼望他。

    徐鹤雪重新捏起汤匙,掩饰自己的失态,他摇头:“没什么。”

    那油布棚中的青年说话的声音不断落来他的耳畔, “那么多禁军将车驾围着,走的还是御街呢……”

    “都十五六年了,按理来说, 官家心中的气, 早该消了。”与那青年同桌的另一人说道。

    “也无怪官家动怒,嘉王当年为老师求情那是无可厚非, 可那徐鹤雪又算怎么回事?一个叛国的罪臣,肯舍咱们大齐的衣冠, 去做胡人的刍狗, 若不是他,雍州以北的那数座城池也不会丢, 活该他千刀万剐!”年轻斯文的书生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面,义愤填膺。

    “倪素。”

    徐鹤雪忽的放下瓷碗,站起身。

    倪素并未在听对面的油布棚里说些什么,她只在仰头去望头顶的烟花,但他忽然的举动令她吓了一跳,她懵然:“你不吃了吗?”

    “徐鹤雪”这个名字脏透了。

    即便过去了十六年,这个阳世也没有忘记紧紧裹附着他的这份肮脏,而倪素不过十七岁,她出生时,他正身在沙场,还满怀壮志,一心要夺回被胡人铁蹄□□的一十三州。

    她再长大一些,他已声名狼藉,失家失国。

    说不定她已在市井间,在无数人的唾骂声中认识了“徐鹤雪”这三字,说不定,她亦对这三字,抱有憎恶。

    他其实无愧于心,却仍本能地不想让她听到这些。

    “嗯,不吃了……”

    周遭热闹不减,而他却已无法自处。